商务英语这个专业在目前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下,加之自治区近年来的生源特点及本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对毕业生需求情况,要求必须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等进行了探讨和改革,如何再确定人才培养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如何彰显专业特色,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需解决的课题。在专业建设中专业定位、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最为重要。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要定位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必须考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把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
近年来,内蒙地区餐饮酒店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人们普通重视幼儿及小学的双语教育,为与之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另外西部大开发以及区域外向型企业的增加为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开办商务英语专业过程中,我们对该专业岗位需求调查表明,具备足够的英语沟通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如学生再具备其他酒店、文秘或教育方面的综合商务能力则是最受社会欢迎的。这也反映出商务英语专业具有跨学科性,专业宽口径,就业面广等特点。针对此情况为更好的使学生能够实现就业,商务英语专业应下设酒店、文秘、教育等多个方向的课程,可以使学生就业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较好地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就业针对性和专业竞争力。因此,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具有熟练外语交流能力的商务技能型人才,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熟练掌握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具务一定的商务实践知识,能以现代电子技术为手段从事涉外商务的应用操作和初级管理的涉外商务技能型人才。
所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出发,应强调在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具备适当的商务及文秘、教育知识,熟练地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等技能。
二、立足企业、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任何阶段的教育目标都应该与该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学目标必须与社会上的岗位需要接轨,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任务型教育与教学目标为宗旨。否则,毕业生就无法被社会接纳,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企业的需要就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因此,应构建一个与教学平行又相对独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企业、市场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上既要强调针对性,同时,又要注重适应性,以增强职业能力和开拓、迁移的能力;体系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安排,采用三种方式:交融式、交替式和阶段式。交融式教学即将商务英语的知识的掌握同实践同结合,采用情境化模拟教学或企业实地教学,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运用知识,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最佳选择方式;交替式教学即将课堂教学同实践训练分学期,交替进行,相互配合。阶段式教学即将所学内容模块化: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技能训练、应用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四部分有机结合,分块进行。以上三者教学方式不同,出发点一致。目的就在于改变商务英语以往的课堂教学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商务英语从2010级开始,准备实行在校两年学习,然后安排半年的顶岗实习,最后半年回到学校集中上系列模块化的实训课。